“为了让近50吨的加工设施安装得更稳固,我们应该在水泥地板上打桩。”近日,位于阳江阳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水片区的广东汉霸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正一片忙碌,工人正忙着安装机械设备和完善厂区电路。
在1万多平方米、18米高的大厂房里,大型设备生产车间已初步建成。“项目投资1.5亿元,做到了拿地即动工。”广东汉霸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自去年7月底动工以来,项目得到了阳春市的全力支持,各项审批流程都以最快的速度办理。趁着近期雨少天晴,公司增派人手加紧赶进度,预计年底可正式投产。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以来,阳春市以“营商环境年”为主抓手,全力打造“更省心、舒心、安心、顺心、宽心”的“五心”营商环境,擦亮“效率阳春、服务阳春、诚信阳春”的营商环境品牌,深化“融湾入圈”,加强完善交通、医疗、教育等基本的建设,努力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同标高”“零距离”的营商环境,全力激发企业活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走进占地50多亩的广东汉霸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一期生产基地里,18米高的厂房共有4座。年底投产后,预计可年产高端数控火花机、慢走丝线切割机床、其他机床配件等产品1600套,产值达2亿元以上,为当地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我们今后将把阳春作为主要的生产基地。”该公司负责人周彬介绍,阳春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优势突出,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此外,随着阳春市数字控制机床产业链逐步成熟,公司可与当地的晟泽机械、利工数控等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对降本增效十分有利。“零部件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直接和合作方当面交流。”周彬说,产业集聚可以有效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实践证明,对公司和项目来说,优质的营商环境就是吸引力、生产力、创造力。“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在今年举行的阳春市·香洲区高水平发展联合招商推介会暨“百千万工程”帮扶工作成果展上,有企业代表坦言,阳春市是“全国政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政务公开示范点”,率先在阳江地区实行“拿地即动工”,惠企便民的营商环境和政策环境,让他们对来阳春投资兴业很有信心。
据了解,阳春市持续深化产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动工”改革,实现从项目引入到核发施工通知单审批时间压减到35天;设立“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提供“绿色代办”服务,推动“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式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落地实施。着力探索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点状供地”新模式,选定了松柏镇2个项目共54.3亩作为先行示范点,以“小切口”为乡村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大力推动园区建设,扎实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投入2.9亿元,加快阳春高新区道路、污水处理厂、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
“这是您新办好的营业执照,祝您生意兴隆!”今年,阳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来到阳春的“引摊入市”示范点友源夜市,为该商业区的123户餐饮经营户送上营业执照,让商户们安心经营。“送证上门服务,免去了我们来回奔波的辛苦,实在太贴心了。”许多经营户纷纷点赞。据了解,阳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设了证照办理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间,让市场主体更加安心。如今,友源夜市慢慢的变成了阳春永不落幕的“美食节”、农特产品的“展销会”,助力激活了阳春的“夜经济”。
“营商环境既是总实力、区域竞争力、现代化程度和治理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前景的重要标志。”阳春市委书记、市长李谦常强调,要抢占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先机,打造资本、项目、人才、技术和开放创新的高地,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亲商、重商、安商、尊商”的诚意,全力打造“更省心、舒心、安心、顺心、宽心”的“五心”营商环境,加快“融湾入圈”步伐,完善重点外贸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加快构建快速交通格局,擦亮“效率阳春、服务阳春、诚信阳春”的营商环境品牌。
据了解,招商引资工作突击队是对阳春之前的招商引资队伍来优化、重新整合,全力构建“全民抓招商”新格局,开展重点区域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今年以来,阳春市举办和参加阳春市·香洲区高水平发展联合招商推介会等8场重点招商活动,新签署协议项目25个,投资总额161.9亿元。其中,阳春市主要领导赴北京拜访企业和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签约54亿元。
此外,“融湾入圈”工作突击队是组织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省机关单位和珠海、中山等城市进行跟班学习,通过梳理阳春与大湾区的“政策之异”来承接“政策之利”,助力阳春高质量发展走上“快车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突击队则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好阳江市“营商环境年”的各项工作部署,努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当前,阳春市主动谋划对接融入“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实行精准招商、突出以商引商。该市出台了《阳春市落实阳江市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有关精神细则》《阳春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围绕“五心”营商环境提出了34项工作任务。阳春市成立了市“营商环境年”政务服务效能跃升主动服务专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不断推进一次性告知材料清单规范化、高效化、数智化;阳春市领导多次到挂点企业、挂点项目现场访企问需,开展“企业服务月”等活动,协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全方面推进税费服务场所职能转型,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等政策,2023年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2.14亿元,新增规上工业公司12家、限上商贸企业23家。
“不用奔波就拿到了项目建设相关证件,线月,阳春市工业园管理局工作人员来到园区,为广东卡博士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万好智能电器有限公司、广东韩科电器有限公司等公司可以提供“送证上门”服务,让企业足不出户就拿到了项目建设工程相关证件。“实行‘送证上门’,有利于进一步快速推进入园项目建设,推进项目早投产。”阳春市工业园管理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该局在招商、签约、落地、建设、投产、达产等环节提升服务效能,从企业注册、项目入园、备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不动产权证等全程代办,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
强化交通“硬联通”,让企业家“进得来”。5条高速公路和2条铁路在阳春境内纵横交错,待2025年广湛高铁阳春段建成后,阳春将更加紧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生活圈”。近年来,阳春全力构建“机场+高铁+高速路网”大交通格局,该市发布了《阳春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阳春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19—2035年)》,持续推进广湛高铁、阳信高速阳春段等重点项目建设,阳江机场选址获批,加快推进深南高速、郁阳高速阳春段谋划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让企业家“留得住”。近年来,阳春市加快绿美阳春生态建设,深入实施“六大行动”,全面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加快打造总面积2.8万亩的东湖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成功晋级首届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十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9.7%,人居环境更优美;总投资14.1亿元的市政基础设施新建与升级改造工程(第一批)PPP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建成市工人文化宫等项目,打造东湖片区友源市场“引摊入市”示范点,309个行政村4781条自然村已被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惠民生增福祉,让企业家“无顾虑”。今年以来,阳春市城镇新增就业2179人,推动建成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和市实验中学、逸夫小学2个城乡教育共同体,建成“长者饭堂”7家,制定并落实市直公立医院“三定”,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现场评审初审通过,实现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获颁2023年度“平安鼎”。
笔者在阳春市政务服务中心了解到,为全方面推进落实“营商环境年”政务服务效能优化工作,阳春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设立了“营商环境年”政务服务效能跃升工作专班及专责小组,全面统筹推进“一网通办”、免证办、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等各项改革工作。
阳春市增设“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便利。受访者供图
阳春市政务服务中心根据审批业务办理时间的长短做到合理归并,将审批时间相近、用时较短的事项统一集中在“快办窗口”审批。“快办窗口”于今年4月份在阳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试点推行。今年6月,不动产窗口也复制推广相关经验,取得良好成效。据统计,目前市场监管“快办窗口”已受理业务1839件,不动产“快办窗口”受理业务417件,单笔业务最快可5分钟办结,极大减少了企业、群众的等候时间。
为全面提升涉企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全方位、深层次地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今年7月,阳春市政务服务中心创新增设了“一站式涉企服务岛”,提供惠企政策兑现、阳光代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窗、帮办代办、办不成事反映、市政公用服务(水电气网联办)等服务功能,企业不仅能享受到政策解读、咨询解答、办件受理等即时服务,更能体验到从项目审批到项目验收的全流程、全链条服务,极大地缩短了企业办事时间。此外,“一站式涉企服务岛”还设置了企业自助电脑办理区和自助填写区,补充了“一次性告知二维码”,为企业自助办事提供全方位保障。